来源: 中国金融新闻网
2月9日,国新办举行绿色金融有关情况吹风会。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王信、金融市场司副司长彭立峰、国际司副司长艾明介绍绿色金融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吹风会上,王信表示,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人民银行联合相关部门不断完善绿色金融顶层设计,支持绿色金融跨越式发展,初步形成了绿色金融五大支柱。此外,我国还“自下而上”深入开展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基层实践。“十四五”期间,人民银行将聚焦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等重大战略部署,充分发挥金融支持绿色发展的资源配置、风险管理和市场定价三大功能,推动绿色金融工作。
绿色金融成效显著
绿色金融产品创新有望加强
当前,我国已形成多层次绿色金融产品和市场体系。截至2020年年末,绿色贷款余额近12万亿元,存量规模居世界第一;绿色债券存量8132亿元,居世界第二。绿色金融资产质量整体良好,绿色贷款不良率远低于全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绿色债券尚无违约案例。
这一成绩来之不易。据彭立峰介绍,央行一直在宏观信贷政策引导、完善外部政策激励等方面多管齐下,引导银行机构加大绿色信贷额度等内部资源倾斜。他举例,广州市对获得绿色贷款的企业给予贷款额1%的补贴,并对银行的绿色贷款损失给予20%的补偿。
在绿色债券方面,早在2015年,人民银行就发布公告,明确绿色金融债的界定标准及发行流程,出台《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受到国际组织广泛关注认可,把绿色金融债公告与GBP、CBS共同列为全球贴标绿色债券的三大标准指南。近年来,参与主体持续壮大,产品序列不断丰富。彭立峰表示,我国绿色债券发行人现已涵盖各类银行机构等主体,初步形成多元化的具有ESG理念的社会责任投资群体。绿色债券产品已涵盖金融债券、债务融资工具、企业债券、公司债券等多个品种。
随着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未来相关的产品创新有望进一步加强。彭立峰表示,鼓励金融机构创新发展排污权、碳排放权、用能权等绿色权益抵质押贷款业务,为碳排放交易参与主体等提供专业化融资服务。王信介绍说,在绿色金融产品和市场发展方面,广州(花都)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在碳排放权抵质押融资方面已经探索出一些好的做法。
下一步的工作重点之一是完善绿色金融标准,推动金融机构开展碳核算。王信表示,将“推动建立强制性、市场化、法治化的金融机构气候与环境信息披露制度,加强数字技术和金融科技在环境信息披露和共享等方面的应用。”
国际合作不断深化
“一带一路”绿色投融资快速发展
绿色问题从来不是一地一国的问题。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是为了应对人类共同的挑战,需要各个国家共同的努力,需要在技术、资金、人才上各方面都加强国际合作。
艾明详细介绍了人民银行在推进绿色金融国际合作方面取得的积极进展。她介绍,过去几年里,人民银行积极通过二十国集团(G20)等多双边渠道加强国际交流,并参与发起了央行与监管机构绿色金融网络、可持续金融国际平台等多边平台,逐渐推进绿色金融国际合作。
随着碳中和目标的提出,中国的绿色金融领域更将会迎来巨大的投资机会,这对海外投资者也颇具吸引力。王信表示,中国需要进一步扩大金融开放,引进更多的投资者。他解释道:“很多投资者和资产管理者在绿色低碳发展等领域非常有经验。比如,现在越来越多的国际大投资者(保险公司、养老基金等)都践行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原则或者负责任原则,已经积累了很多有益经验,我们需要吸收借鉴这些国外经验。”
艾明则补充,未来将进一步统一银行间和交易所债券市场的准入标准和程序,使境外投资者可以直接或通过其境外托管银行,委托符合条件的境内托管银行进行资产托管。将继续完善各项政策和制度,继续推动相关制度规则与国际接轨,进一步提高金融市场开放水平,为国际投资者提供更加便利、友好的投资环境。
其中,绿色债券市场将是粤港澳绿色金融发展的一个重要领域。王信表示,内地机构可以到香港、澳门去发行绿色债券,港澳投资者也可以到内地投资内地的绿色金融产品、参与内地碳市场交易等。“推动绿色金融业务人民币计价结算,有利于进一步推动人民币跨境使用,为粤港澳大湾区绿色投融资提供更大便利。”他说。
绿色金融项目的“引进来”与“走出去”在同步推进。艾明表示,人民银行积极支持“一带一路”绿色项目资金融通,不断完善开放、市场化、绿色的投融资合作体系。
据艾明介绍,中资金融机构通过贷款、股权、债权等多元化渠道,加强对“一带一路”绿色项目的支持,包括风电、光伏、太阳能等项目。此外,中资金融机构还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推出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比如,中国工商银行在2019年牵头欧洲复兴开发银行等“一带一路”银行间常态化合作机制成员,共同发布了“一带一路”绿色金融指数,帮助各类投资人量化分析“一带一路”投资中的绿色投资机会和环境挑战,引导资金流向绿色领域。
据了解,中国主要金融机构已经签署了《“一带一路”绿色投资原则》。在环境和气候风险评估上,《原则》制定了相关的工具箱,金融机构可用其测算项目碳排放水平,提高气候环境风险管理能力。